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 | 3 | 4 | |||
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
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
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
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
公務員事務局要求今年7月起新入職的公務員,宣誓或簽署聲明,擁護《基本法》、效忠香港特區,盡忠職守,對香港特區政府負責。民主派議員聯同公民社會團體質疑做法剝奪公務員言論自由,促請政府撤回決定。
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表示,公務員是服務市民而非效忠政權,質疑政府無視市民的看法,強迫公務員宣誓,是製造白色恐怖。
司法機構公布首批被投訴司法人員個案的調查結果。其中8宗是針對東區裁判法院裁判官何俊堯,當中6宗投訴,總裁判官認為不成立,何俊堯在作出裁決或判刑時,沒有表達含政治傾向性的立場,亦沒有針對警務人員。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同意總裁判官的結論。
其中一宗投訴不成立的個案,是去年8月11日現任東區區議員仇栩欣以社區主任身份在英皇道直播時被捕,與同行男子被控襲警的案件。何俊堯裁決時指,兩名警員證人「態度輕佻及蔑視,作供時猶如置身平行時空、大話冚大話」,總裁判官認為,何俊堯作為裁判官,有權按席前證供就各證人的可信性作出評論和裁斷,他的分析是以案中證供作為基礎和依歸,沒有表達個人或帶有政治傾向的言論,亦沒有出現針對警務人員表面偏頗的情況。
教育局以嚴重專業失德為由,取消一名教師註冊,指該名教師有計劃地散播港獨。有九龍塘宣道小學舊生致電本台節目《自由風自由PHONE》,表示曾經參與相關課堂,她說工作紙問到學生何為言論自由,她認為只是關乎法律,不會影響學生的看法。
政府10月2日起放寬宗教聚集豁免限聚令,多個教會今日恢復公開崇拜,有教會要求信徒進入教堂前要量體溫及填寫健康申報表,亦要隔位坐。有信徒認為,實體崇拜氣氛比網上崇拜好,對教會的防疫措施有信心。
另外,黃大仙祠關閉兩個多月後,今日重開,有市民一早入廟,祈求疫情完結。
立法會財委會繼續審議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撥款申請,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說,政府在第二期保就業計劃只要求聘用1000人或以上的大型物管公司,回饋補貼業主,質疑聘請900多人的物管公司不受限制,政府是將公帑、市民血汗錢「硬塞」給有關公司。
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,第二期保就業計劃針對部分大型企業作出限制,認為是有需要就公司規模劃線,相信各人有不同看法。